口疮属于复发性口腔溃疡。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在口腔黏膜、舌尖、舌面或舌下出现或大或小的溃疡面,异常疼痛,反复发作,迁延难愈。
治疗原则方面,中医认为,口疮多为阳明胃火内盛或少阴心火独旺所致。所以,其治疗除了服用消炎止痛药物,还需要在饮食上进行调养,主要原则为宜食清淡、性凉食物以及具有清热祛火、生津养阴作用的食物;而忌食辛辣刺激性、煎炒烘烤和容易上火的食物以及温热助阳的食物与烟酒。
患有口舌生疮病症的人适宜食用的食物主要有如下几种。
1.冬瓜:性凉,味甘淡,具有清热、利水、解毒的功效。《本草再新》说它能“清心火,泻脾火”。患有复发性口腔溃疡者适合经常吃。
2.马兰头:性凉,具有清热、消炎的功效。《本草下义》中说它“*解热毒”。《随息居饮食谱》认为它“甘辛凉,清血热”。
3.柿子:性大凉,味甘涩。崔禹锡《食经》中记载:“主口焦舌烂。”柿子具有清热、泻火、润燥、止渴的功效,对口舌生疮者颇宜。
4.西瓜:性寒,味甘,具有清热、泻火、止渴、利尿的功效,口舌生疮者*适合吃。《丹溪心法》中曾说:“治口疮甚者,用西瓜浆水徐徐饮之。”古人称西瓜汁为“天生白虎汤”,专泻阳明胃火。《本经逢原》中还说:“西瓜,能引心包之热,从小肠、膀胱下泄。”所以,心胃火旺的口舌生疮病人*宜多吃西瓜。
5.西瓜皮:性凉,味甘,具有清热、利小便的功效,能使心火下行,治口舌生疮。可用新西瓜皮做菜,或煎水代茶饮。
6.柿霜:为制成柿饼时外表所生的白色粉霜。性凉,味甘,具有清热作用,对口舌生疮者有治疗作用。《本草纲目》中提道:“清上焦心肺热,治咽喉口舌疮痛。”《本草经疏》中也说:“柿霜,其功长于清肃上焦火邪。”《本经逢原》还说:“干柿白霜,专清肺胃之热。”
7.金银花:性寒,味甘,具有清热、解毒的功效。《滇南本草》说它能“清热,解诸疮”。复发性口疮溃疡者经常用金银花煎水当茶频饮,*为适宜。
此外,口疮者还宜吃紫菜、地耳、螺蛳、田螺、沙参、麦冬、豆腐、梨子、生菜瓜、萝卜、绿豆芽、水芹、竹笋、菠菜、丝瓜、菠菜、海带、香蕉、甘蔗、无花果、荸荠、草莓、鸭子等。
除了上面宜食的食物外,患有口疮患者的人需要忌食的食物主要有如下几种:
1.爆米花:《随息居饮食谱》中说:“炒米虽香,性燥助火,非中寒便泻者忌之。”口疮,或是胃火内盛,或为心火独炽,多食炒米,助火伤阴,增加病情。
2.狗肉:性温,味甘,属于温补食品,多食则易“发热动火”。平日气壮多火之人切勿多食。口疮患者切忌食之,否则助长内火,口疮更严重。
3.羊肉:属于温热性补益食物,易助热上火。《金匮药略》中说:“有宿热者不可食之。”《医学入门》还说:“素有痰火者,食之骨蒸。”口疮反复发作之人多为脾胃伏火、宿热内炽,故当忌食羊肉。
4.花椒:性温热,味辛辣,有小毒,易燥热上火,凡火热之证或阴虚火旺之病,皆不可食。正如《本草经疏》中所告诫:“一切阴虚阳盛,火热上冲,······口疮等证,法所咸忌。”
5.桂皮:性大热,味辛甘,多食久食有助热上火之弊,因此,患有口疮的病人切勿食。
此外,口疮患者还应当忌吃虾子、人参、丁香、大蒜、韭菜、炒花生米、樱桃、洋葱、紫河车、白酒、鹅肉、辣椒、生姜、砂仁、香椿头、金橘、桃子、雀肉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