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随着社会发展,相关洗涤产品也有了大进步,从原始时代用手拍打与清水冲洗,草木灰和动物油、植物油、皂角,以及碱盐,到如今“无污染不伤手、清洁力度强过水快”等。
我相信,在人们心中认为洗衣精是化学剂品,即使不伤手,洗不干净摄入体内也会有损身体健康,所以倾向于一次性餐具。
洗洁精残留有那么可怕吗?医生告诉你答案
曾有卫生组织做过相关实验,购买了市场上12种洗洁精,清洗过餐具后,使用自来水冲洗12遍。
*终检测出,数据上仍残留0.03%。很多商家认为这个数字很小,但事实上,每天都采用洗洁精,一次冲洗12次才能做到如此小概率,但很多家庭往往无法达到这个标准,擦拭几遍后,草草结束。
每天吃饭喝汤,反复使用存在残留的厨具,十天半个月或许没什么大碍,但日积月累,加上没有杀菌消毒习惯,很可能存在健康隐患。
尤其是45岁以上中老年人,生活时间比较紧凑,饮食方面更是没有保障,若是长期使用洗洁精残留厨具,对身体有很大健康负担。
其实,几十年前,根本没有听说过白内障白血病、慢性病以及各种炎症,彼时也没什么稀奇古怪的大毛病。
而发展到至今,只能说,洗洁精算得上是胃部健康杀手,虽然不是主要原因,但也有他一部分贡献。
摄入洗洁精残留,或会破坏白细胞功能:
临床上,由于误食装洗洁精厨具装的食物,导致上吐下泻、呕吐不止,需要洗胃,清肠治疗。
但在这里要说明,洗洁精残留和直接误食有着本质关系。化学角度分析,残留成分非常温弱,可它进入人体后,更容易渗透进入血液细胞,破坏白细胞正常功能。
不过,多长时间会诱发病变?吃多少会导致疾病发生?并没有相关数据,有待考证。
清洗几遍才算干净?
建议清洗两遍。
第1次清洗过程中只能将表面洗洁精清洗干净,而还有少许残留。第2次清洗时,边边角角做好清洗。
若条件允许,一定要进行热水煮沸消毒杀菌,或是放置在洗碗柜中高温杀菌,消除细菌残留同时还能清除幽门螺杆菌等致癌菌。
*好的清洁方法是将洗洁精挤到热水当中,等它溶于水时使用抹布蘸取稀释后的洗洁精溶液,擦拭碗筷。
随后清洗干净,高温煮沸或消毒杀菌,每三个月更换一次碗筷,只要能有效保证用餐健康和安全。
洗洁精种类繁多,平时购买时遵循以下两个原则:
首先,千万不要买化学成分排在前三位的去油渍洗洁精,如果实在不知道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,建议选择高食品安全级别。
其次,建议选择携带柠檬成分的洗洁精,柠檬中含有机酸和盐酸,清洁力度好,清洗后有淡淡水果香,可掩盖洗涤剂本身的味道。
果蔬清洗剂效果还不如清水?
网络上有这样一说法,很多专家表示果蔬洗涤剂的去农药功效还不如清水有效。
这并非无迹可寻,早在2002年,美国曾做过一项实验,采用市面上常见的5种果蔬洗涤剂清洗果蔬,*终结果发现个别产品去除利于清水,区别不大。
但这不代表,洗涤剂与清水画上等号。无论如何,果蔬清洗剂的清洗力度也是要优越于清水的。
在实验里,清水与果蔬洗涤剂对戊菌唑的去除率分别是39%跟45%,对混合型农药去处理分别为50%与64.9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