材料类型:碳钢、不锈钢、铝合金、高温合金
工艺关联:锻轧件(晶粒畸变分析)、焊接接头(热影响区晶粒粗化)、热处理件(淬火/退火组织)
(1)核心标准
GB/T 6394-2017: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通用方法
ASTM E112:晶粒度测定国际仲裁标准
(2)操作流程
取样(纵向/横向截面)→ 机械抛光(至镜面)→ 化学腐蚀(4%硝酸酒精)→ 显微镜观察 → 评级
比较法:100×视野对照标准图谱,误差≤0.5级
截点法:测试线总长≥500mm,计算每毫米截点数(公式:G = -3.29 + 6.64×lg(P_L))
面积法:图像分析软件统计单位面积晶粒数(精度±3%)
(3)工艺控制阈值
材料 | 合格晶粒度级别 | 失效临界值 |
---|---|---|
304不锈钢 | 5-7级 | 过热导致粗化≥3级 |
6061铝合金 | 6-8级 | 终锻温度<400℃时降级 |
检测范围广:支持-196℃深冷至1200℃高温处理样品
成本优化:合作实验室晶粒度检测单价低至80元/样(含CMA报告)
时效性:常规检测3工作日完成,加急服务24小时出具数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