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湖传言:“豆浆和鸡蛋不可一同食用”?这个言论传播的比较广泛,主要因为这两种都是日常生活中吃得*多的普通食材,“豆浆+鸡蛋+油条”一直是中国人的标配早餐。那么,事实究竟如何呢?
豆浆与鸡蛋不能食用?
说到“豆浆与鸡蛋不可一同食用”,主要观点是因为鸡蛋当中富含优质蛋白质,豆类含有抗营养因子——胰蛋白酶抑制剂,而这种抗营养因子会妨碍蛋白质的消化,降低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。
这么一说,看似很有道理,但事实并非这样,为什么呢?豆浆当中的胰蛋白抑制剂其实也是一种蛋白质,它根本不耐长时间加热,一般情况下煮沸10分钟以上,90%以上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就会失活。而且现在市场上售卖的豆浆和家庭自榨豆浆都要经过“打制+煮制”的过程,煮沸时间都在15~20分钟,所以此时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差不多全部失活,传说中的豆浆鸡蛋食物相克“土崩瓦解”,大家可以放心食用。
鸡蛋食用要注意这些
当然,在这里还要提醒大家的是,豆浆只要制作方法对一般没有太大问题,但很多人鸡蛋却“吃”的不对,比如说“溏心鸡蛋”,再比如说煮沸豆浆“冲鸡蛋”。这些未完全烹调的鸡蛋容易会携带一些人体致病微生物,比如说我们经常听说的“沙门氏菌”,吃到肚子中或多或少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危害。所以,对于鸡蛋,您也要靠谱吃。煮鸡蛋、荷包蛋这些都是不错的烹调方式,不但味道鲜美,而且营养吸收率较高,*关键的是对于身体而言比较安全。
喝豆浆也有些问题需要提醒大家:1豆浆一定要“熟”喝
鲜榨的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、脂肪氧化酶和细胞凝集素等抗营养吸收物质,如果生食会造成食物中毒现象,轻微的内在中毒表现可能会影响人体的营养吸收;重者很可能会引起腹痛、腹泻、呕吐等慢性肠胃炎的症状;如果长期“生食”饮用很可能造成人体的营养不良,对于孩子而言后果更为严重,所以,豆浆一定要“熟”喝。
2豆浆,原味*好,不宜加“糖”:很多人觉着不加糖的豆浆食之无味,总是习惯加点白糖再喝,其实不加糖的豆浆更有益于健康。首先,食糖过多,容易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危害,比如“龋齿、肥胖、糖尿病”,这些现如今都是危害健康比较严重的几大黑手,特别对于我国现在慢性病“海啸”状的态势,所以拒绝或减少食用精制糖刻不容缓。
大豆中的确含有一些胰蛋白酶抑制物,其活性就是抑制胰蛋白酶的消化作用,从而降低对蛋白质的吸收。我们说豆浆一定要煮熟了吃,煮熟的作用之一就是破坏蛋白酶抑制物的活性。不过,这跟鸡蛋一点关系都没有。如果它的活性被破坏了,那么就不会影响对任何蛋白质的消化;如果没有被破坏,那么不仅是鸡蛋,大豆蛋白自身的消化吸收也会受到影响。第二条纯属以讹传讹。胰蛋白酶是人体或者动物的胰腺分泌的酶,作用是分解蛋白质。如果大豆中存在这样的酶,纯属是大豆跟自己过不去,在进化过程中早就被淘汰了。大概是*个提出这种说法的“专家”没有看见“胰蛋白酶”后面还有“抑制物”这个词,想当然地进行了一番“推理”,于是就流传开来。鸡蛋中的“粘性蛋白”是一种结合了糖的蛋白质,它本身也是一种蛋白酶抑制物,可以结合胰蛋白酶使之失去活性。
所以,豆浆和鸡蛋,都是需要充分加热作熟的食物。加热的过程除了通常的杀死致病细菌,还担负着破坏这些“害群之马”的任务。
注明: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